
11月22日,由我校主办、我院承办的航空结构件表面工程学术交流会,在我校学苑会堂与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。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聚焦航空结构件表面工程的前沿技术、关键挑战与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,共同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用协同发展。
我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李伟年,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林峰,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、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蒲吉斌,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朴钟宇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研究员赵盖,凯尔采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学院Szymon Tofil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Aqib Mashood Khan、Muhammad Jamil,国家研究型大学—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航空工程与运输学院Bobarika Igor Olegovich等嘉宾出席会议。开幕式由我校教务处处长、航空宇航与机械学院院长章健主持。

林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,航空结构件表面工程是保障国家空天安全的核心支撑。他对一线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,并期待本次会议能够凝聚智慧,破解共性技术难题,为山东空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
李伟年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现状。他强调,作为山东省唯一的航空类高等院校,学校正致力于全面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,重点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高峰学科,打造航空航天制造等学科群,构建“一体两翼”的航空航天学科专业体系。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前沿方向深入交流,碰撞思想火花,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进步。

章健主持大会开幕式

朴钟宇主持主旨报告会

Szymon Tofil作主旨报告

Aminreza Karamoozian作主旨报告
大会主旨报告会由章健、朴钟宇分别主持。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林峰,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、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蒲吉斌,凯尔采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学院Szymon Tofil,绍兴文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Aminreza Karamoozian,分别作了题为“金属粉末床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”“高端装备耦合损伤与防护涂层技术”“精密制造和可持续材料的激光微加工技术”“薄壁晶格结构的边界建模与振动分析:微力学、表面工程”的精彩报告。系列报告深度与广度兼具,系统展示了表面工程领域的前沿突破与创新实践,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。

下午的专题研讨环节,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空间超声电机、绿色冷却技术、增材制造后处理及飞机设计分析等关键技术方向,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,并就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热烈探讨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本次会议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,有效展示了我校在航空航天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方面的成果。会议形成的共识与合作意向,将为推动先进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建设、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。


